第一百一十五章 攀亲

冬天,本来是农村人最清闲的季节,但今年的津河旧道,到处都是整理田地、挖塘积粪的人影,韦家湾的稻田,平均一亩地产量两百四十斤,给了好多人希望,他们以前种荞麦,一亩地才收三四十斤,仅仅比种子多一倍而已。

现在,韦家湾成了津河旧道人的榜样,他们做什么,马上便有人模仿,韦成岚带领全村人,把稻子秸秆上面浇了猪粪,再压上土,一层一层垒起来,堆成大粪堆,没多久,沿津河旧道的村子外面,到处都是这样的粪堆。

杨光辉和柳全汉不一样,杨家在朝廷里,小有势力,他到山阳,是来历练的,只要有成绩,不怕不升官,因此,他并没鼠目寸光,忙着刮地皮盘剥百姓,而是派人仔细查访,弄清楚柳全汉的举措。这是个聪明人,见山阳县已经走出了最初的困局,只需要适当扶持,不愁不出成绩,便放开手,甚至催促河沿的人家,尽量栽树防风,同时搞养殖、积粪,改良土壤,也建议他们修建小型的水库,蓄水种稻。

柳全汉在山阳的几年,算是山阳县发展的最低谷,杨光辉来到这里,已经爬到半坡了,这个阶段,所有的事情基本进入正轨,杨光辉只要不瞎折腾,他哪怕整天躺着睡大觉,也会在三年后,取得好成绩。

没办法,朝里有人好办事,他的远房堂叔,就在吏部,查阅了柳全汉全部的档案和奏折,才把侄子派来摘桃子。

文瑾不知道杨光辉有什么背景,但她对这个官儿,多少好有些感激,是的,这个封建社会,哪怕是来摘桃子,能遇到这样一位明白事儿的官员,也算是百姓之福了。

山阳以前,和水凌也差不多,但山阳就能好好的度过灾荒,水凌却差点酿出民变,朝廷派人来查,知县果然是个贪官,现在,那边也新派了知县,不过,同样新官上任,杨光辉就优哉游哉,那边却愁眉苦脸,就算要学习山阳,还得苦熬两三年,这两三年可怎么过呢?不能总是指望朝廷赈灾吧?

西疆起了战争,粮食都运那边去了,皇帝就算愿意赈灾,也要有这个实力。

但水凌的知县,却顺利把三年度了过去,原因就是,好多人逃荒,一去不回头,水凌的荒地,没人耕种,自然长了草,那些留下的,便学着山阳的人,用这些草,喂牛喂羊,然后慢慢休养生息,环境不再恶化,人们这才缓过一口气。

进入了冬天,一如前两年那么冷,文瑾把自己晒的猕猴桃干,和猕猴桃酱,带到了省城,她认识了几个专跑大家户的卖果商贩,让他们去推销,给出的红利特别诱人,一斤猕猴桃干,给五百文,一罐猕猴桃酱,给三百文,那几个果贩,十分惊讶文瑾的手笔,推销起来便特别卖力,竟然在冬月就销售一空了。

那些个富户,刚刚尝到甜头,就断货了,把送货的贩子骂了又骂。

这些人也就嘴上埋怨了几句文瑾,都期待下一年,文瑾能种出更多的果子来。

文瑾很认真的把留下的猕猴桃种子,埋进沙土里,放到外面去过冬,她今年,依然育了不少苗木,王大山听了文瑾的鼓动,打算种上两百亩地呢。

文瑾一想到将来的津河旧道,一望无际的绿荫下,藏满毛绒绒的鲜果,美的睡觉都笑醒了。

转眼就是腊月,文瑾的鱼,就算带了酸菜和调料,也没有往年那么好卖了,不过,略略降价,最后总算都出手了,鸭蛋全部腌成了松花蛋,腌咸鸭蛋的人太多,价格降得太厉害,她没道理贵的不做,去做便宜的。

因为鸭蛋降价,普通百姓的孩子,偶尔也能吃到一个,养鸭子的人家,更是因为多得卖不出去,随便孩子去吃,以前,普通百姓觉得奢侈的生活,就这样不知不觉来到身边。

虽然鸭子和鱼价格跌了,但文瑾现在收入的渠道比以前多,尤其是今年的生漆,是去年的十几倍,因而,她炕下面的钱箱子,不比以前入账少。

明山忙了一年,文瑾给和他平分红利,拿到了上百两的银子,王老爷子特别高兴,嘴上不说,心里很为小儿子自豪:“明山,再过几年,咱家就能再买些地进来。”

“爹,你只知道买地,做生意才挣钱呢。”

“做生意不靠谱,种地才是实打实的。”老爷子最得意的,就是买进钱家那二十几亩,这可是林津镇最好的土地,一年两季,旱涝保收。

明山却不买账:“种地靠天吃饭,哪里有做生意靠谱?”

王老爷子说不过儿子,便闭了嘴巴。

明山还在文瑾跟前得瑟,却被无情驳斥:“种地靠天吃饭,做生意要靠脑子吃饭,一个不注意,便是血本无归,丝毫也不能大意,这两个项目,都有风险。”

“文瑾,收生漆有什么风险?现在上山割漆的越来越多,不愁没钱赚啊。”

“遇上大旱,漆树也会断流。”

“啊?”明山傻了眼。

“所以,我们要不断寻找新的门路,拓宽财路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“嘿嘿,明白了。”

明山知道,凭自己的本事,一年怎么也挣不到一百两银子的,便更加坚信跟着文瑾没错。不收漆的时候,帮帮钱先诚收药材,或者帮文瑾种地,他觉得自己只有这么忙碌个不停,才能对得起良心,对得起一年上百两银子的收入。

文翰在小年那天,便回到了家里,文瑾听到消息,把石卫村的事情交给了刘三景看管,并委托明山,有空过去转转,自己带着石榴,匆匆回山窝。

文翰就站在上房门口,目光怅然,韦氏却一脸喜气地在厨房忙碌,文瑾和长辈打过招呼,便走到文翰面前。

“哥哥,沈隽为人,我们也是知道的,他怎可能就这么不告而别?”

“可我问过院长,说是他的家人接走了。”

“这就更可疑了,他和后母不和,你也是知道的。”

“我,我们又不知道他的家在哪里。”

文瑾皱眉:“哥哥,你就不能打听吗?”

文翰安抚地拍拍文瑾的肩头:“别担心,沈家四爷来过书院,还专门见了我,问清了当时的情景,给我说,沈隽去了西疆军营。”

“什么?这是真的?”

“嗯,这一年,他几乎就不上课,除了练武,就是看兵书、西疆地理志,去西疆也是情理之中的,我就是奇怪,他为何只在路上给我写了一封信,然后就再也没了消息。”

“信呢?”

“正要给你呢。”文翰回头,从卧室拿出信来,给了文瑾。

“文翰,文瑾,见字如晤:

匆匆离别,请恕不告之罪。

久有报国之念,适逢国难之际,吾已无法安心于室,恰逢变故,便毅然决定奔赴疆场了。

请不要为弟忧心,隽吉人天相,文成武韬,此去必能展鸿鹄志、遂报国愿。请兄静候佳音,三年内,必凯歌高奏,来晤兄弟!”

沈隽

明宗十五年十月”

只有寥寥数语,字迹潦草,似乎是在十分匆忙的情形下写的。

“哥哥,你说,沈隽他再着急,也不会差那么一天半天的吧?”

“我也很蹊跷,沈家四爷还专门见了我,说他很安全,让我别挂念。”

文瑾忧心忡忡,可却不得不信,沈家四爷的名声,她也听说过,原来在梁中省,沈四爷沈明熙,不仅才名远播,为人也是一等一的好,和他打过交道的,没人敢说个“不”字,就因为这个,沈老爷子临走,才一再叮咛儿子,不过四十,不可以入仕途,唯恐他被别人算计了。

文翰并不因为县太爷、教谕都换了,就不再去拜访,而是和文瑾带了礼物,比往年都要认真和恭敬。

抚摸着猕猴桃酱的罐子,文翰脸上一阵黯然,去年,沈隽尝了文瑾的猕猴桃酱,特别喜欢,还说今年给他留着呢,可惜,东西还在,人却远在天边。

杨光辉并不稀罕文翰送的礼物,鱼啊鸭子啊,今年不好卖,县里几个大户,以及黄乡吏、赵立等,都给他送了这样的年礼。

文翰还送了几个坛子,虽然上面写了字,杨光辉也懒得看,他以为是酒呢。

文翰见县太爷哼哼哈哈,一脸应付,自然知道自己不过一个秀才,知县大人是看在一车的礼物上面,才拨冗相见的,便行了礼,带着文瑾退了出来。

教谕王岗的态度,却是完全不一样的,县里的秀才,给他送年礼的也有,但如文翰这般大方的,却很少,他笑得眼睛都眯住了,连声说,不计较文翰没有及时来拜见:“不知者无罪嘛,钱秀才忒客气了。”

杨光辉把礼物交给夫人,便没再提起过。腊月三十,给祖宗上了香,摆上祭品,带着妻子儿子磕头行礼,然后一家坐下喝茶聊天,熬年。

“夫人哪里买的这个果干,很好吃,这是什么果子?”

“哪里是我买的,你收的礼物,倒问起我来了,呶,坛子上有字,让柳妈拿过来看看不就知道了。”

文瑾很细心,每个礼物上面,都让文翰写上品名,以及:“晚生钱文翰敬献”的字样。她送礼的目的,是为了提高猕猴桃的知名度,自然不放过任何一个宣传的机会。

“猕猴桃果干?猕猴桃是什么果?”

“我怎么知道,这也是第一回吃呢——,哦对了,还有一罐子猕猴桃果酱,不如也拿过来尝尝。”

柳妈从罐子里挖出一碗,送到主子的茶桌上,杨光辉拿勺子舀了一点,放到嘴里,竟然比果干还要美味,他忍不住眯了眼睛,好好品咂了一番,忍不住有些后悔,那天没有好好看一眼,和那个年轻小秀才说几句话,好歹人家送来这么稀罕的东西,应该表扬两句才对。

正月初四,山阳第一富沈百万带着妻子来拜访,因为他出手阔绰,杨夫人的招待就上了档次,其中一味果酱馅饼,让沈太太十分喜爱:“杨夫人,你可别笑我孤陋寡闻,没见过世面,馅饼里是什么果子酱啊?”

知县夫人特别自豪,哈哈,沈百万的生意,都做到了京城,沈太太平日里傲气得很,经常笑话别的女眷没见识,自己虽然从京城来,有时候也有点压不住,毕竟读书致仕的家庭,没有生意人家那么挥金如土的豪奢。

没想到,小小的果酱,让沈太太低了头,杨夫人心里特别舒服。

“这是猕猴桃酱。”

“猕猴桃是什么果?”

杨夫人也不知道,不过,她很会忽悠:“哎呀,这怎么说呢,等鲜果下来,给你送些,你就知道了。”

“那我就先谢谢夫人了。”沈太太不管多有钱,在知县夫人面前,还是毕恭毕敬的。破家的知县,灭门的府尹,她的男人,不管在外面结交了多大的官儿,这直接管在头上的知县,也是不敢有丝毫怠慢。

“不谢,几个果子算什么。”杨夫人特别大方。

沈太太后来回想起那个美味,还在男人跟前提起此事:“你一天走南闯北,见过那个什么猕猴桃吗?”

“你怎么知道猕猴桃?”沈百万在省城,偶尔遇到过,据说一斤要卖到一两银子,他打听了好久,也不知道这果子哪里产的。

“知县夫人做了猕猴桃馅饼,那天招待我们的啊。”

“哦。”沈百万不爱吃甜食,当然不知道这回事。

“杨夫人还说,到了果子熟的时候,给我送点过来。”

“太太,你有空,好好套一套杨夫人的话,打听一下哪里有猕猴桃。”

既然知县夫人那么说,这猕猴桃说不定就是山阳出产的,沈百万似乎看到,一大片的果树,上面挂的不是水果,而是银子,他若是把果子送进京城,肯定能挣不少钱。

正月初二,钱串串没法去隔壁走亲戚,却转着眼珠子,想和山窝这边扯上关系,初四这天,她收拾了一篮子花馍,带着儿子黑蛋来到山窝。

文瑾和文翰正在院子里站着,听见有人开门,急忙过去迎接,却没想到竟然是她。

“你来做什么?”

“哎哟文瑾啊,我回娘家的啊。”

“你走错门了吧?你的娘家,在林津镇呢。”

“哎哟哟,文瑾呀,那么丢人的地方,谁去啊,我和先贵他们打了一架,已经断绝来往了。”

“你跟他们来往不来往,我管不着,这里不是你的娘家,就是八竿子都打不着,你请吧。”

跟在钱串串背后的杨黑蛋急了,从他娘身后挤过来:“文瑾你怎么说话的?”

“杨黑蛋,没见过逼着人认闺女的,别忘了你娘是谁家孩子,到这里攀什么亲戚。”

正月里,一般不赶上门来的,但文瑾绝不会再让钱串串和这边拉扯上,她还嫌麻烦不够吗?

“弟妹,弟妹——”钱串串耍起赖来,希望韦氏能出面,留住她。

“钱串串,别来这一套,快走!”

“你,你敢叫我名字?”钱串串尖叫。

文翰实在受不了了,走上前来,他现在已经比父亲都高出半头,挡在文瑾前面,很是威风:“你别在这里叫唤,若是想找娘家,不若去你亲娘那边,我们和大房都断了,你一个大房养女,在这里胡扯什么?”

“你怎么这么心狠,我好歹和你爹吃一锅饭长大的。”

文瑾嗤笑:“你才心狠吧?亲娘养母都不认,只因为他们穷,对不对?我们既然另立宗祠,就要和前面的一刀两断,你不要逼着我们去叫人,把你赶出去。”

“你们,你们……”钱串串还想耍赖。

“汪大叔——”文瑾忽然对着钱串串身后喊道。

钱串串出溜一下就窜了出去,文翰趁机推了一把杨黑蛋,随手关了大门。

没想到汪晗就在不远处,听见有人叫他,便往这边走来:“钱串串,你又来找不自在?钱大哥已经和你们那个房头断了关系,你还想赖上人家不成?”

钱串串狼狈地带着黑蛋往回走,她以为韦氏好说话,自己骂上钱先贵几句,就能讨了这边人的欢心,今后,靠着这一房亲戚,好沾光呢。

这样的赖子,文瑾怎可能让她得逞?

听见汪晗说话,文翰赶紧拉开门:“汪大叔,给你添麻烦了。”

“这有什么麻烦的?你爹和那边断开还是好,都什么亲戚嘛,不互相帮衬就算了,还处处算计,把人往死里坑。啊,呸呸”正月里不好说什么死呀活呀的,汪晗赶紧补正。

“汪大叔,你家今天不走亲戚吗?”

“父亲和母亲去了舅爷家,那边亲戚多,屋里坐不下,我们就不去了,孩子都还在他舅舅家玩儿呢。”

“哎呀大叔,你家就剩和大婶两人了?干脆别开火了,来我家吃饭。”文瑾热情相邀。

文翰也笑着说:“大叔,文瑾今天做涮锅呢,上次婶子问了又问,今天来吃一下,不就知道怎么做了?”汪晗是个爽快的,他愿意和钱家交往,平日里叮咛老婆,有了什么稀罕吃的,都往这边分一些,现在来吃饭,也不觉得难为情,便高兴地点了头:“那我可就叨扰了。”

...

正在加载...

logo
整本下载,畅快阅读
发现更多,书友互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