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三章 听审
永昌帝要去后宫休息,值班的太监管事端出后妃号牌,永昌帝看也不看,便摆手道:“去贵妃那里。”
随行太监有人低下头,暗暗咬牙,皇上这心情不好要去梅贵妃那里,心情好,也要去梅贵妃那里,他们拿了后宫女人的贿赂,什么时候才能为那些人办事儿?
听说皇帝又去了梅贵妃的宫里,郑贤妃气得把手边的茶杯、茶壶全摔碎了。这些年,董进才对她不错,甚至把一个老翰林的独生女儿王淑芬弄进宫,做她的宫女,这王淑芬自小爱书成痴,肚子里的墨水,不比她的翰林老爹少,有王淑芬精心教导,她的儿子——四皇子钱灏瑱,从小就比梅贵妃的几个儿子显得聪明,郑贤妃很清楚地记得,两岁半时,儿子口齿不清地给皇上背《悯农》诗,永昌帝一脸惊奇的模样,她坚信,皇帝对她的儿子,远比对梅贵妃几个儿子好,每次皇上和钱灏瑱在一起,总是惊奇惊喜,又欣赏有加。
钱灏瑱马上就十岁了,越发聪明好学,比和他同岁的三皇子钱灏瑨,不知要强多少倍,四皇子已经开始学论语了,钱灏瑨还在开蒙,每天读什么《增广贤文》《幼学琼林》呢,只是钱灏瑨十分好动,跟着武师学了拳脚,这方面比她儿子厉害些罢了,郑贤妃觉得梅贵妃乃是山沟里钻出来的蛮夷野女,哪里会教育什么孩子,和她这个书香门第长大的女子没法比。但,她不知道梅贵妃使了什么妖法,牢牢把皇帝捆在了身边,自己和儿子精心准备的节目,硬是没有表演的机会。
其实永昌帝是太困了,去别的女人那里,少不了会有一顿纠缠,他想睡,那些女人却不容许。她们好容易有一次机会,恨不能把他榨干才罢休。
皇上年纪越来越大,后宫的女人若不抓紧时间生个一男半女,不管现在多得宠,将来都得被送到安乐观去修行,青灯古佛了此残生,她们能不急吗?
只有梅贵妃,三男一女,在后宫地位稳固,她才真拿皇帝当丈夫,体贴他辛劳不易,总是想办法让他开心、休息,比如安排太监为皇帝按摩解乏,还会说些小女儿的趣事,让永昌帝开心一笑。
果然,这一回梅贵妃也没有让皇帝失望,她不知从哪里学来一招蒸气浴,指挥着几个太监宫女,好好把皇上伺候了一番,永昌帝操劳过度,本来睡觉十分不易,这一回竟然还在澡堂子里,就睡得鼾声如雷,伺候的太监小心翼翼把他擦拭干净,抬出来,盖上薄被。
永昌帝一觉醒来,便到了早朝时间,他觉得神清气爽,浑身有劲,忍不住褒奖了梅贵妃一个甜吻:“我下朝就过来,你准备午餐吧,南海亲王妃又教你了什么新菜式,只管上了来。”
“是!”梅贵妃现在也四十多了,行事更加端庄娴雅,她蹲身行礼,送皇帝出门。
想起烦心的朝事,今天便有个好的结果,永昌帝的心情十分舒爽。
董进才在朝房,和一班大臣在等太监传信,他安排人上的奏折,已经被皇上压了三天,担心永昌帝还会故技重施,他今天安排了更多人弹劾新政,他知道这一回和皇上的心思相左,有悖他一贯逢迎拍马的作风,但他认为,皇上不管多么厉害,也是坐在众多臣子的头上,他也怕屁?股底下的座位不稳:“等过了这件事,把沈明昀压下去了,在找个事情,把皇上好好巴结巴结就行了。”董进才一贯这么做,百试百灵,并不担心皇上会针对他,这几年,董进才走得太顺,有些忘乎所以了。
没过一会儿,就有太监宣布皇上快到了,群臣赶紧整理衣冠,鱼贯走入朝堂,永昌帝精神奕奕走了进来,他别有深意地看了钱隽一眼,看到堂弟脸上惊讶的神色,心里忍不住小小得意了一把——表弟还没派人去调查,自己的臣子便把想要的资料送了上来,这说明什么?他施政有方啊,手下贤臣辈出。
其实,都是钱隽悄悄安排好的,不然,董进才把持朝政,那样的奏折,如何能顺利送上来呢?
永昌帝这一回,一改先听政的习惯,而是让伺候的太监念了几个奏折,第一个便是姜国敏的。
董进才低头站着,眼睛瞟了一眼沈明昀,心里乐得快开了花,只要新政失败,皇帝必然厌弃沈明昀,没了这个对头,这朝堂上,谁还敢和他争锋?
姜国敏的奏折读完,很多大臣都出班表态,几乎都支持姜国敏,反对新政,永昌帝平和的心态,又掀起了狂风巨浪,他怒冲冲地摆手,让朝堂上安静下来:“这里还有一份折子,是关于姜大人的,你们且先听了再说。”
董进才认为,皇帝就算不高兴,也玩不出什么花样,再说,皇帝要让大家听奏折,没人敢说不的,因而他冷静地低头,摆出一副恭顺的模样,只等皇上玩累了,他再出手。谁知一句一句听下来,他的后背,几乎被冷汗打湿——怎么忽然有人弹劾姜国敏贪腐?他是什么人,自然能够听得出,弹劾的奏折上,所列事实即使有出入,那也不会差太多,他很后悔,早知道姜国敏是这样的人,无论如何不让他出头了,皇上现在拿他开刀,跟风弹劾的大臣,必然人人自危,皇上很轻易就可以把他煽起的这场风波平息了,而且,还为江南新政,打开了局面。
怎么办?董进才急得要命,脑袋里拼命思索,想找出开解的办法,可惜他的能耐,只是厚颜无耻高人一头,却并没有多少急智,永昌帝按照想好的剧情往下演,一路过关斩将,很快就把姜国敏交给了大理寺。
董进才一看,若不挽救,自己这边的人马,可就注定要失败了,他咬牙出班:“皇上,事关朝廷大员,不能只让大理寺一家审讯,再应该派人旁听,微臣愿意前往,还请皇上准许。”
永昌帝点点头:“董爱卿此言甚是,这样吧,朝廷大事还离不开你,让南海亲王去旁听审讯。”
“是,皇上!”钱隽出班答应。
董进才如何肯让自己的死对头去大理寺?那样还不如不派人去呢,他立刻提示皇上:“南海亲王有重孝,今天还是皇上特旨才上朝的。”
永昌帝继正是用人之际,哪里管什么孝不孝的,他对董进才道:“朕打算下旨夺情,让南海亲王即刻起天天上朝。”
钱隽急忙拒绝:“皇上,这个就不必了,微臣好好去大理寺,监督那边把案情查清楚就是,此事结束,微臣还要继续为父王守孝。”
永昌帝点头:“这样也好。南海亲王,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,不要冤枉了一个忠臣,也不可放过一个贪官。”
董进才几乎快晕过去,有这个老对手在,姜国敏别说牢狱之灾跑不掉,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了,他要是罩不住,朝廷上,谁还跟着他跑啊?
“皇上——”董进才出班,想要再争取一下,永昌帝却摆手制止了他。
两个小太监,送上一大摞奏折,永昌帝指了指:“这些折子,都是和姜国敏一样,弹劾新政的,朕很怀疑他们的家里,是不是都跟姜国敏一样有良田千顷,虽然新政只在江南实施,可总会在全国推开,这些人,是未雨绸缪了。”
所有跟着董进才上折子的,都吓得两股战战,面如死灰,一个劲儿地出冷汗,朝堂上,顿时鸦雀无声。
钱隽出班:“皇上,这些折子要好好保存起来,等大理寺查完姜国敏,再把这些人的家底摸一摸……”
钱隽的话没说完,就听见咕咚一声,身后一个官员四脚朝天倒在地上,就是刘林。
永昌帝不高兴地吩咐站班的太监快去请太医,然后让沈明昀主持后续的事务,他先退朝,由太监和侍卫簇拥着,回了内宫。太医来得很快,仔细把脉,然后摇了摇头:“这是中风了。”
大殿的一众官员,多数脸上涌出悲伤和后悔,只有少数拥护沈明昀的,忍不住胡子直翘,压抑不住满心的欢喜。能做到朝廷的二、三品大员,家里又豪富,奢侈无度,哪个能是干净的?只要仔细查,还不一查一个准?接下来几天,钱隽在永昌帝的极力配合下,刘林、王昌等几个董进才的铁杆,陆续进了大理寺,朝堂上攻击新政的官员,噤若寒蝉,看到沈明昀的眼光,都是躲闪回避的,他们都以为,这是沈大首辅的手笔呢。董进才准备了两个月的发难,刚刚出手就被皇上毫不留情地撅断了手指,他这一派的中坚,三个人入狱,两个被抄家,其余心里有鬼的,纷纷想办法让家人处理了那些田宅,还有人太过担心,夜不成寐,强撑了几天,干脆上折子乞骸骨,也就是告老还乡,要辞官,永昌帝毫不犹豫便准了,一时间,跟从董进才的,在朝堂上一个个三缄其口,唯恐被同僚注意到,翻出家底来弹劾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