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5.第605章 蜜糖(96斤等我和氏璧+)
605.第605章蜜糖(96斤等我和氏璧+)
2016-11-12作者:玖拾陆
耳室里,哥儿睡得很香。
杜云萝偏着头看着才刚刚出生没一会儿的儿子,心软得一塌糊涂。
她想起了延哥儿刚落地的时候,也是这样小小的,现在就已经能跑能跳了。
这两年多的时间,实在过得太快了些。
杜云萝犹自想着,呼吸之间,又闻到了云萝花的清雅花香,仿若就在不远处。
她疑惑极了,想把锦蕊叫来问一问,可又怕吵醒了孩子。
正琢磨着,穆连潇压着脚步声进来,怀里还抱着延哥儿。
延哥儿来的时候,穆连潇已经跟他说好了,弟弟在睡觉,他不能吵也不能闹。
他是个听话的孩子,此刻只是咧着嘴对着杜云萝笑。
圆圆的脸蛋笑起来格外招人,杜云萝被他逗乐了。
杜云萝示意穆连潇把延哥儿抱到床上来,延哥儿却不住回头去北看,一脸的纠结。
穆连潇看在眼中,让杜云萝稍等,先抱着儿子去北窗边取了花串,这才又绕回来。
杜云萝一看到那紫色云萝花就笑弯了眼。
原来,花香是从那儿飘来的。
难怪她总觉得近在眼前呢。
杏眸在丈夫和儿子之间来回转着,杜云萝轻声道:“谁摘来的?”
延哥儿的眼睛倏然亮了起来,献宝似的把花儿捧到了杜云萝的面前,想大声回答,又想起弟弟在睡觉,就猛一阵朝杜云萝点头。
杜云萝忍俊不禁,接过了花,凑到鼻尖嗅了嗅:“延哥儿给母亲的花,真香呀。”
延哥儿高兴了,眼睛弯成了月牙。
饶是声音再轻,还是会吵着哥儿,小小的人儿歪着嘴又要哭。
杜云萝赶紧搂着他低声哄着。
孩子嗜睡,没一会儿也就安静了。
夫妻两人有话要说,见哥儿熟睡,便让彭娘子先带一带哥儿,等下饿了再送来。
彭娘子抱着哥儿出去,原本想唤上延哥儿,却见延哥儿扒拉着杜云萝不松手,也只能作罢。
弟弟一离开,延哥儿就热闹了,手中的花串在杜云萝的耳边鬓角来回比划。
杜云萝让他闹,亲了一口儿子的脸颊,与穆连潇道:“往后定是个会拿着花讨姑娘家欢心的臭小子。”
穆连潇失笑,那云萝花架原本就是他种来讨妻子欢心的,这么算来,他也是个臭小子了。
洪金宝家的给杜云萝送了些吃食来。
杜云萝其实不喜欢月子里的这些东西,可为着自个儿的身子,又要喂哥儿吃奶,还是皱着眉头全用了。
洪金宝家的收拾了碗筷,伺候杜云萝漱了口,哄着延哥儿随她出去玩。
耳室里只留下夫妻两人。
穆连潇握着杜云萝的手心,看了一眼掌中的红印,他刚才就注意到了,杜云萝的掌心有些破皮。
不仅是掌心,嘴唇上也是,定是生产时疼痛给弄破的。
穆连潇心疼,对着掌心轻轻吹了吹:“我等在外头的时候,都听见你叫痛。”
杜云萝笑着道:“有这么大声?我还咬牙忍了呢。”
“看出来了,”穆连潇的指腹轻柔擦过杜云萝的唇沿,没有碰到她的伤口,“都咬破了。”
“很快就会好的。”杜云萝道。
穆连潇浅笑,明明他是来安慰她的,现在却是反过来了。
“云萝,”穆连潇的唇落在了她的眼角眉梢,亲昵又小心,“又吃苦了。”
有些痒,却也有些酸,杜云萝鼻尖发酸,视线也有些模糊了。
“不苦的。”伸手环住了穆连潇的脖颈,杜云萝喑哑着道。
她是真的不觉得苦。
怀胎十月、临盆生产,对于她来说,痛是痛的,却是欢喜的,这是她的蜜糖,她甘之如饴。
真正苦的,是前世的五十年,悲伤和后悔压在心田,几乎要压垮了她。
额头抵着额头,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,只是安静着,但也明白对方的心意。
心中满满当当都是彼此。
良久,穆连潇才微微直起身子来,望着杜云萝的眼睛,道:“祖母会给哥儿取个什么名字?”
杜云萝沉吟,半晌摇了摇头:“我可猜不出来,但肯定是个好名字。”
外头太阳落山,穆连潇让人把晚饭摆在了耳室里,一面吃,一面陪着杜云萝说话。
延哥儿捧着他的小碗儿,一个人吃得兴高采烈。
等哥儿饿了,彭娘子又把孩子抱来,交给杜云萝喂奶。
一室温馨。
柏节堂里,吴老太君思索了一下午了。
她事先也准备了几个名字,可等见着了哥儿,不知道怎么的,就觉得那几个名字不够好了。
想取新的,又一直没有满意的,就让身边的丫鬟婆子们一道想,谁想得好,就重重有赏。
秋叶眯着眼睛笑:“老太君,我们几个只识几个字,能给您念一念信,整理整理书架,要说取名字,可真没有那个能耐了,这个赏银呀,想得也得不了。”
吴老太君笑着啐她:“哪里是只认得几个字了?你们这一个个呀,商贾人家的姑娘们都没你们厉害。”
屋里头笑声一片。
陆氏踩着笑声进来,道:“说什么呢?这般热闹,也说与我听听。”
秋叶赶紧扶着陆氏坐下,道:“四太太赶紧来得了这赏银。”
“鬼机灵!”吴老太君点了点秋叶,转头与陆氏道,“连潇媳妇又添了个哥儿。”
陆氏笑着道:“我那儿也得了信了,当真是桩大喜事。我琢磨着她今日里怕是累坏了,就没去韶熙园里,等明日再去看看我们的哥儿到底长得什么样儿。”
“什么样儿呀?”吴老太君提起哥儿,就笑得合不拢嘴,“皮实的小子,哭声亮极了,可真是精神。你来了也好,与我参谋参谋,到底取个什么名字。”
陆氏笑盈盈应了,陪着吴老太君一道,仔细挑了几个字。
最后定了一个“允”字。
“允,信也;允,诚也。”陆氏记得,《尔雅》里便是如此写的。
吴老太君盼着的,是哥儿能成为一个诚信、公允之人。
“是个好名字。”陆氏笑着道。
吴老太君让秋叶备了笔墨,请陆氏代笔,写了这个“允”字,差人送去了韶熙园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