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4章 钱太多了变烫手
第864章钱太多了变烫手
2025-08-05作者:烤饺
1963年10月,宝安县药厂会议室里。
林三七坐在主位上,旁边坐着工业区主任沈国明、宝安制药厂厂长袁明杰厂、宝安县国际医院(筹)院长贾学真、宝安县人民医院院长沈秋水。
另外,前来支援宝安县的各大学教授,如北大的柴国立教授、药科大学的郭文浩教授、孙叶聪教授、复旦的任如冰教授、浙大的石龙昌教授都在座。
这些人都是目前宝安县医药技术核心团队。
林三七让秘书白如莉将一份份资料分发下去,然后介绍道:
“今天把大家叫来开这个闭门会议,是我们要总结一下过去的工作,然后要告诉大家,将来我们要开展什么样的工作。
目前我们宝安县药厂只有一个产品,抗结核药物乙吡利烟片,目前的销量在我的预料之中,请袁厂长给大家介绍一下。”
袁厂长笑呵呵接过了话头道:
“乙吡利烟片的火爆超过我的想像,原本我们一期开动了20条生产线,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。
目前我们的二期厂房也已经投入生产,又额外增加了30条生产线。并且我们已经在开建三期厂房,准备再一口气投入50条生产线。
根据目前的生产形势,如果不出意外,今年一年下来,我们可以创造起码50亿美元的营业额,按林专员的计算,毛利润应该在35亿美元左右。”
这个数据一出来,会议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,每个人都是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。
就连沈国明也在旁边感慨道:
“真是做梦也想不到,就凭一只特效药,一年就可以产出这么多,真正让我知道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。就是钱太多了,小七你是真不准备交钱了?”
林三七苦笑道:
“怎么可能不交钱呢,我心里的底线是上缴国家20亿美元,我们林家拿走1亿美元。
剩下的钱当中,宝安县预留5亿美元,用于厂房建设、科技发展和工人工资等等。还有9亿美元全部投入全国医疗卫生工作。”
沈国明有点惊讶,小声问道:
“按合同,你们林家可以拿走10%的营业额,也就是5亿美元,你怎么才拿走1亿?”
林三七同样压低声音解释道:
“干爹,这钱太多了,虽然技术是我提供的,生产线是我买来的,我哪怕拿走一半都不多。
但是财帛动人心啊,我拿得越多,就会越遭人恨。
如果有一天国内起风了,被人秋后算账,我会被当做薅社会主义羊毛,第一个跑不了。
人家才不管你之前签定了什么合同,要整你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。
所以无论多少,我就拿走1亿美元,将来宝安县药厂再怎么赚钱,我一年就拿1亿美元,有这钱也足够我们林家在香江立足了。钱是好东西,太贪容易遭祸啊。”
林三七说这话有点脸不红心不跳,毕竟还有15亿美元的成本放在那里,其实也进了他的腰包。
不过成本说还是能信服人的,抗结核药所有原料药都是林三七提供的,包括生产线。
他要收回一点成本,这个无可厚非,也是经得起查的。
沈国明若有所思点点头,最后赞赏道:
“好,你在巨额财富面前没有飘,时刻保持警惕和自我反省,非常好。小七,有你这样的掌舵人在,你们林家将来一定在国内拥有一席之位。”
林三七脑子里瞬间有了画面,将来自己死了,应该能盖国旗了吧?
林三七在宝安县名义上象征性拿一点钱,其实有他自己的考虑。
(1亿美元还叫象征性?是不是对象征性有什么误解?)
宝安县工业园区毕竟是在大陆土地上,虽然属于公私合营性质,但后面几年的国家的大趋势,必定是属于国家的,私人要退出。
等几十年后,宝安县已经成了“经济特区”,那就更不可能属于一家一姓了,哪怕自己姓叶也不行。
所以林三七的主动退却,反而能卖一个好,当然国家也不可能让爱国港商吃亏的,在其他地方会给予足够补偿。
光是垄断香江的砂石生意,就足够让林家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香江四大家族之一。
做人不能太贪,太贪了,这些财富将来未必是你的。
柴国立教授这时候也感慨道:
“说起来真是惭愧,到了宝安县以后,我才觉得我这几十年都白活了,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药学都是一团狗屎,也让我看到了国内与国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。
一只乙吡利烟片一年产值就能达到50亿美元,乖乖,现在我们全国所有医药工业产值加起来都没有50亿美元吧?”
林三七这时候开玩笑道:
“61年最困难的时候,我们的国库只有五千万美元,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,国库充实了不少,也可以采购更多的粮食,缓解国内的粮食危机。
但是这样大家就满足了吧?”
林三七环顾了一圈会议室里激动地众人,泼了一盆冷水:
“对于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,几十亿美元其实完全是杯水车薪。
在座诸位,像袁厂长,还有几位教授先生,包括我们的贾院长都是留洋回来的。
现在我们国家跟欧米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,相信你们应该都是心里有数的。
赶英超美现在只停留在口头上,真要赶超,光是资金都要投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当然,国家建设不是我们宝安县的任务,这是大领导的事情,我们不能有点小钱就飘了。
但我们做为国家一份子,尤其是我们有实力有能力的时候,就要尽我们的一份力。
大家手里的资料,是三种抗菌药,一个是头孢呋辛,一个是阿奇霉素,另外一个是莫西沙星。
这是三种全新的抗菌药,目前我已经通过香江专利局,申请了全球专利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,专利在我个人手上。”
专利如果在华国政府手里,以后药物想要打入西方市场,包括北边的毛子国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。
所以林三七还是准备学习抗结核药,以香江公司的名义申请专利,然后再委托华国内地生产,然后再以香江岭南制药公司的名义销售。
当然这次林三七准备换一种销售套路,这是后话。
“这三种抗生素,我不吹牛,完全可以改变人类的疾病史。”
“喔~~~”
会议室众人再次惊叹起来,但大家都没有质疑,而是瞪大眼睛竖起耳朵,不错过这个历史性的一刻。
林三七见众人愚蠢且清澈的眼神,这才得意地继续说道:
“在座的都是医学界的前辈、专家、教授,那我就介绍得稍微专业一点,首先这个头孢呋辛,属于头孢类的药物,估计大家没听说过……”
柴国立教授这时候打断道:
“林专员,头孢我们是知道的,鹰国已经有科学家提取出了头孢菌素C,可以用于制成一种抗菌药。不过据我所知,目前还只处于研究阶段,没有正式药品推出,投入过临床。”
林三七有点惊讶:“咦,柴教授可以呀,这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的科研你在国内都知道了。”
要知道此时的国内和国外是相当封闭的,有一层完全阻隔的信息壁垒,外国有什么好东西,国内几乎是一无所知的。
柴教授一听便被噎了一下,解释道:
“鹰国的药学家贝德福德先生是我当初在留学时的同学,我们现在还有信件来往,他就是从事头孢研究的过膜。国家也支持我们多跟国外同行勾通,了解情况。”
林三七心想,现在是支持,将来可不一定了,赶紧回去把信都烧了吧。
“对,鹰国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,但正如你刚刚据说的,鹰国还没有正式的产品推出,所以我们要提前一步,抢占市场。
而且不出意外的话,鹰国推出的第一只头孢药品属于一代,更侧重于革兰氏阳性菌,并且有非常大的肾毒性,而我们的头孢呋辛则没有这方面的副作用。”(本章完)